深圳17條地鐵同時在建 2018年中國地鐵建設發(fā)展運營現狀分析
近年來,以地鐵為代表的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的重要手段,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四個一線城市中的深圳,對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熱情有增無減,僅今年2018年,深圳便有17條地鐵線路(含延長線)正在建設,再次彰顯了全國獨有的“深圳速度”。
這還只是全國地鐵建設的一面,未來其他城市建設的步伐也將加快。根據對各個城市軌道交通城軌建設項目的統(tǒng)計,到2020年我國新增城軌里程數達到5640公里。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老牌”城市地鐵外,哈爾濱、重慶、成都、武漢、長沙、南昌等城市將貢獻主要增量,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經由一線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地鐵在軌道交通比重超七成
2005年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劇膨脹等因素導致城市交通擁擠,城市軌道交通迎來了快速發(fā)展的機會,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持續(xù)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已由單一的地鐵發(fā)展到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磁懸浮、現代有軌電車和旅客捷運系統(tǒng)等7種制式,其中地鐵是最主要的城市軌道交通制式。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并投入運營開通線路共165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其中,地鐵3884公里,占比高達77.2%。
不過,從平均運營里程來看,地鐵并不突出。截至2017年末,全國軌道交通線路平均運營里程長度為28公里。其中,單軌平均運營里程達到42.1公里,輕軌平均運營里程達36.6公里,地鐵平均運營里程只有30.6公里左右;磁懸浮、有軌電車和APM(無人駕駛系統(tǒng)制式軌道交通)尚處于起步階段,平均運營歷程更短。
四大一線城市城規(guī)密度高
各城市來看,截至2018年10月,全國共有31個城市開通了軌道交通(不含有軌電車)。其中,北京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最多,共有21條,而上海運營里程最長,達到673.13公里。北京、上海城軌交通建設與其他城市拉開了明顯距離,運營里程均超過600公里;排在第三、第四的南京、廣州,運營里程也超過370公里。
(注:數據不含有軌電車)
總體來看,與往年相比,近兩年各城市運營里程明顯提升。僅2018年上半年,就有杭州、上海、成都、天津、青島、武漢、沈陽、蘇州、南京9座城市的10條線路開通運營,總里程191.76公里,車站132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城市面積不大,城市軌道交通的密度也有一定差別。截至2017年末,上海、北京城市軌道交通密度仍居前兩位,分別為0.5km/km2、0.43km/km2;深圳由于城市面積小,雖然運營里程不及南京、廣州,但城規(guī)密度要更高;另外,武漢、大連的城軌交密度也在0.2km/km2以上。
上半年新增開工線路達9條
地鐵是現代城市交通的主流和方向,其大容量、高速度、干擾小、能耗低、被譽為現代城市的大動脈,是城市進入國際現代城市交通的重要標志,這不僅是指一個國家的國力和水平科學技術的力量,也是解決城市交通緊張的最有效途徑。
因此,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各大中心城市交通壓力的增大,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fā)展將繼續(xù)保持較高的增速。2018年上半年,國內便有深圳、長沙、大連、石家莊、文山州5座城市的9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新增開工建設,里程206.18公里,車站137座,投資額1619.8億元。
新增獲批方面,北京、廣州、南京3座城市的9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獲得批復,里程130.99公里,車站85座,投資額1174.85億元。
以上數據來自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18-202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yè)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yè)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的宏觀景氣狀況及投資特性出發(fā),以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的運行狀況和行業(yè)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當前的建設情況、區(qū)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yè)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