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獨木難支,蘋果季度營收罕見連續(xù)下滑,庫克下一張王牌是什么?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楊玲玲 來源|時代周報(ID:timeweekly)
市值2.6萬億美元的蘋果(AAPL.NASDAQ)交出了一份略顯難看的季度財報。
北京時間5月5日,蘋果發(fā)布2023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即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948.4億美元,同比下降2.6%,成為蘋果自2019年3月來首次連續(xù)兩個季度營收同比下滑;凈利潤241.6億美元,同比下滑3.4%。
△ 圖源:蘋果近10年的季度營收同比變動圖 圖源:Wind金融客戶端
占據營收半壁江山的iPhone是財報中為數不多的亮點,實現營收513.3億美元,同比增1.5%。據介紹,iPhone活躍設備數量已經超過10億臺。
這也意味著,硬件的想象空間正逐漸收窄,由此,蘋果公司將服務業(yè)務視為下一個增長點,今年一季度蘋果服務業(yè)務營收209.1億美元,占到整個營收的20%以上。
蘋果CEO蒂姆·庫克的財技外界有目共睹,財報發(fā)布后的電話會議上,庫克樂觀表示,“盡管宏觀經濟環(huán)境充滿挑戰(zhàn),但很高興公布服務業(yè)的歷史紀錄和iPhone的季度紀錄。”
截至5月4日美股收盤,蘋果收報165.79美元/股,跌0.99%,總市值2.62萬億美元。發(fā)布財報后,公司股價盤后漲逾2%。
一
iPhone仍是“現金奶牛”
2023年第一季度,蘋果營收和盈利超預期主要得益于當家產品iPhone的收入創(chuàng)下自然年一季度的公司歷史最高。
財報顯示,期內蘋果來自iPhone的營收為513.3億美元,同比增1.5%,市場原本預期會同比下跌3%。蘋果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稱,iPhone活躍設備數量已經超過10億。
iPhone仍是蘋果最大的“現金奶牛”,占到2023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的54%。從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3%,跌至2.7億部,蘋果以5800萬部出貨量位居第二。
△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去年四季度(即蘋果2023財年第一季度),iPhone的營收曾同比跌8%。“供應鏈短缺導致的延遲交付問題降低了用戶的購買預期,否則iPhone四季度的收入將有所增長。”庫克表示,今年蘋果對一季度做出了“最好的預測”。
蘋果其他硬件業(yè)務的表現則難言樂觀。2023年一季度,蘋果可穿戴設備、家居產品和配件的營收為87.6億美元,高于預期的84.3億美元,但較去年同期下滑0.6%;iPad營收為66.7億美元,低于預期的66.9億美元,且同比下滑12.8%。
同時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來自Mac的營收為7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4.4億美元下滑31.3%,不及分析師預計的78億美元。
過去幾個季度,Mac電腦業(yè)務一度表現強勢,但在全球PC需求下滑嚴重的背景下,蘋果也未能躲過寒冬的侵蝕。根據IDC發(fā)布的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傳統(tǒng)PC市場全球出貨量為5690萬臺,較上年同期下滑29.0%。前五大PC公司中蘋果第一季度出貨量降幅最大,同比下滑40.5%。
實際上,結合過去幾個季度蘋果各業(yè)務部門表現,這家公司在硬件上增長放緩、產品需求降低的問題已十分明顯。
由于蘋果閉環(huán)的生態(tài),其硬件業(yè)務與軟件業(yè)務在業(yè)績上存在高關聯性,因此可以看到,本季度蘋果來自服務的營收雖然繼續(xù)穩(wěn)定上升,但未能延續(xù)此前的高速增長。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包括App Store、Apple TV+和Apple Music在內的服務營收為20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98.2億美元增長5.5%。
未來,蘋果服務業(yè)務還將面臨一個重大挑戰(zhàn),去年11月歐盟《數字市場法案生效》,這條法案對于“允許用戶從互聯網下載”、“允許開發(fā)者在應用中提供第三方支付系統(tǒng)”做出明確規(guī)定,這可能會讓對蘋果在歐洲市場的軟件業(yè)務造成嚴重威脅。
二
印度市場被看好
從市場表現來看,為蘋果貢獻近五分之一年收入的大中華區(qū)展現出極強的韌性。2023年第一季度,大中華區(qū)收入為178.1億美元,高于分析師此前預期的171.6億美元,但同比下滑近3%。
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IDC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44萬臺,同比下降11.8%,其中,OPPO以19.6%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手機市場第一;其次是蘋果,市場份額17.6%。
中國市場之外,印度市場成為本次蘋果電話會議中的重心。作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擁有龐大且廉價的勞動力,同時還有智能手機行業(yè)極度渴望的巨大藍海。
雖然蘋果沒有在財報中單獨列舉出印度市場的營收情況,但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表示,從去年二季度開始,iPhone在印度、印尼、阿聯酋和土耳其的銷量翻倍。
去年以來,蘋果在印度開設工廠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在生產方面,2022財年蘋果從印度出貨670萬部iPhone,同比激增約40%。目前,蘋果約有5%到7%的iPhone在印度生產。
不過,在良品率方面,印度的工廠一直不能讓蘋果滿意。例如,印度工業(yè)巨頭塔塔旗下的一家為蘋果做手機外殼的代工廠,早期的良品率甚至不足50%。
銷售市場層面,今年4月,蘋果在印度3日內連開兩家店,先后在印度孟買和新德里新開蘋果直營店,券商Wedbush估計,到2025年印度市場將為蘋果貢獻年收入200億美元。
在庫克看來:“印度是一個龐大而且令人興奮的市場,我個人非??春?。未來蘋果將推動在印度的制造和零售業(yè)務。”
對于蘋果的印度市場布局,美國資管機構奧本海默公司(Oppenheimer & Co.)的新興技術高級分析師Martin Yang表示,印度有可能成為果鏈生產的“下一個中國”,但這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
國際數據公司(IDC)印度分部的副總裁Navkendar Singh則提出,考慮到中國生態(tài)體系中一些供應商的成本、物流和傳統(tǒng)習慣,蘋果基本不太可能完全移出中國。
三
尋找下一個iPhone
自2013年以來,蘋果一直在其第二財季財報中中公布董事會授權的股票回購和派息規(guī)模。
過去10年,蘋果長期穩(wěn)坐“回購之王”寶座。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2年底,蘋果在股票回購上花費超過5720億美元,為所有公司中最多,大幅高于第二名的Alphabet,后者在過去10年里總共回購1785億美元的股票。
如今,蘋果再次在財報中宣布,董事會已批準追加900億美元用于股票回購,還將股息提高4%至每股0.24美元。
同時庫克表示,蘋果并沒有像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那樣的大規(guī)模裁員計劃。他說:“我認為這是最后的手段,因此,大規(guī)模裁員不是我們目前談論的事情。”
“前任領導太牛了,繼任者該怎樣接班?放眼全世界,對于這個問題最有發(fā)言權的,莫過于庫克。”豆瓣上,一位網友在《蒂姆·庫克傳》書評中寫道。
過去10余年時間,蘋果從2000億美元公司成長為萬億美元公司,庫克的經營能力無可指摘,只是在尋求新的增長曲線時,蘋果用戶還是對這位經營大師抱有一些感性的期待。
如何在iPhone之外找到“下一個時代的iPhone”,也成為蘋果商業(yè)帝國得以延續(xù)的重中之重。
針對近期持續(xù)火熱的人工智能新應用,庫克表示,人工智能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蘋果將在更多產品中加入AI,但會謹慎推進。
放眼整個市場。雖然近幾個月來類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應用獲得大眾追捧,但也出現不少反對聲音。比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圖靈獎得主Yoshua Bengio等以潛在安全風險為由,呼吁開發(fā)者暫停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訓練。
蘋果智能汽車和蘋果AR/VR眼鏡,依然被視為最有可能接棒iPhone的王牌產品,前者經歷9年的“難產”至今仍沒有明顯進展,后者則在近期迎來越來越密集的曝光。
據媒體報道,目前蘋果MR新品已進入最后沖刺與供應鏈拉貨階段,最快會在今年6月WWDC發(fā)布,并陸續(xù)鋪貨銷售。醞釀已久的AR/VR頭顯設備能否接住iPhone交出的接力棒,蘋果是否真的不止“iPhone”,庫克能否突破喬布斯的影子?這一切或許在下個季度見分曉。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楊玲玲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