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老京東的“年輕戰(zhàn)” | 中場戰(zhàn)事

分享到:
20 連線Insight ? 2023-06-26 16:00:35  來源:連線Insight E1540G0

作者|王慧瑩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編者按:

2023年,多個行業(yè)暗流涌動。今年上半年,互聯網企業(yè)開始更加重視布局供應鏈和提升效率;消費品牌更加注重加盟制,向更廣闊的下沉市場進軍;出行行業(yè)在“內卷”浪潮的席卷下,企業(yè)們更加追求綜合能力的比拼。連線Insight&連線出行聯合推出“中場戰(zhàn)事”特別策劃,通過產出系列深度報道,洞察各個行業(yè)、企業(yè)今年的變化和發(fā)展趨勢。

2023年6月18日,對京東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這是京東集團成立20周年的日子,也是京東618開啟百億補貼后的一次大考。 

但在這一天,京東沒有像往常一樣公布618的具體戰(zhàn)績,而是向56萬員工發(fā)送了內部信,宣布了面向未來20年的“35711”夢想,也為京東下一個20年立下了軍令狀。

據內部信,“35711”夢想為:京東能有3家收入過萬億人民幣、凈利潤過700億人民幣的公司;5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公司;7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能為國家繳納1000億人民幣稅收;提供超過100萬就業(yè)崗位。

簡而言之,京東要在未來20年內,再打造至少3個自己現在體量的企業(yè)。京東CEO許冉用“宏偉”來形容這個夢想,并表示這是經過京東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和管理層反復論證的。

不過,在如今的互聯網行業(yè),想要復制三個和京東一樣體量的公司,實屬不易。

新藍圖的背后,是京東此前變革調整的延續(xù)。去年年底劉強東強勢回歸,三天內完成了從痛批高管,到穩(wěn)基層、組織大換血的動作。

與之并行的,是兩任CEO的交接。618的前一個月,任職京東CEO13個月的徐雷宣布因個人原因退休,由原CFO許冉接替。當然,無論怎么調整,劉強東從未真正離開京東。每當京東這艘大船需要轉向之時,劉強東都會親自掌舵。

劉強東,圖源京東官方微博

一系列調整后,劉強東將京東的主基調定位“低價”,并強調“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顯然,需要增長的京東推翻了過去“精英式”的自己。如今,618的成績也是對低價策略的檢驗。從目前來看,低價策略還未顯現出明顯效果,低價心智效果何時養(yǎng)成,還是個未知數。

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京東低價策略不會變,并將成為完成新目標的重要手段。

曾經,京東辦公室墻上只有一行字:“戰(zhàn)斗,戰(zhàn)斗,只做第一!”但在如今大消費環(huán)境持續(xù)變化之下,京東的高增長逐漸消失,電商行業(yè)的競爭越發(fā)激烈,對手的力量不容小覷。京東重新戰(zhàn)斗,這次挑戰(zhàn)的是自己,它渴望找回自己剛創(chuàng)業(yè)時候的拼勁,但時代已經不同了,這場仗極為難打。

京東推翻自己后,怎么重生?

“絲毫不再關注低價優(yōu)勢,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2022年底,劉強東用一句話點醒了京東。

在那之前,京東內部已經感受到劉強東的漸漸回歸。

比如,劉強東開始改變自己參與高管會議的方式。2020-2021年,劉強東在會上更樂于傾聽、較少發(fā)言、樂于放權;但是在2022年,劉強東開始在這些會上表態(tài)、打斷高管的發(fā)言甚至直接發(fā)火。

在京東,無論京東怎么變,劉強東掌管京東這一點不會變。創(chuàng)始人的意志始終影響著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回歸一線沒多久,2022年底京東零售內部大會上,劉強東語氣嚴肅,三個多小時的講話中,“低價” 一詞出現了幾十次。

隨后,圍繞低價主命題,劉強東大力推動京東組織內部變革。提高組織效率,推進組織扁平化改革;推動自營和第三方商家進一步“平權”……

兩個月過后,踩中2023年女神節(jié)促銷節(jié)點,京東重拾起當年“起家”的本事,上線百億補貼頻道,并將其放在了首頁的一級入口上。

幾個月內的迅速變化,符合劉強東雷厲風行的作風。同時,這意味著,來勢洶洶的京東正式卷入了百億補貼競爭中,全面轉向低價。

新策略之下,京東開始了從上至下的變革。

今年4月,京東開啟了近五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組織變革。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將事業(yè)群制變?yōu)槭聵I(yè)部制,原事業(yè)群統(tǒng)管下的各事業(yè)部,將按照細分品類拆分為具體的作戰(zhàn)單元,給予品類負責人更多的決策自主權。

今年5月,原CFO許冉出任京東新一任CEO。當企業(yè)足夠大時,一位精打細算的職業(yè)經理人至關重要。一如喬布斯選擇庫克、馬云選擇張勇。

尤其是,當“越來越貴”的京東想要培養(yǎng)低價心智時,CFO掌舵或許更清楚將宏觀的目標分解為具體的數字,并將這個數字的價值利用得最大化。

與組織、管理層變動并行,京東開始陸續(xù)完成對低價戰(zhàn)略的落地。

最明顯的是,京東開始改變對自營商家和POP商家的態(tài)度。過去20年,京東形成了較為平衡的“自營+第三方商家”混合模式,其中,京東的商品多為自營模式,自營GMV超過平臺一半。

現在,劉強東強調,“要實現自營和POP商家的良性競爭,不能單純追求GMV,誰能做到低價就給誰流量”。

今年3月,百億補貼初上線時,京東采用的是競價原則。官方會在相關平臺發(fā)布招品需求,并給出最高競拍價和起拍庫存,除個體工商戶/自然人或不在品類范圍內的店鋪均可參加,符合庫存要求的價低者中標。

為了實現低價,京東同等開放自營商家與POP商家的參與門檻。與此同時,京東收縮了自營業(yè)務,將更大的空間留給POP商家。

具體到動作上,京東開始從APP上培養(yǎng)用戶“天天低價”的心智。新版京東APP的首頁去掉了排行榜、發(fā)現好物、新品首發(fā)等頻道,中間重要位置被多個具有低價心智的頻道所占據,如百億補貼、京東秒殺、9.9包郵和京東直播。

更早之前,劉強東還在內部會議上反復強調允許第三方商家選擇其他物流服務,不必強制采用京東物流。

一系列的動作都在表明,京東正在用低價推翻自己。從前,京東自營+物流是高品質、高服務的代名詞,也是京東20年來的護城河?,F在,京東變得開放、接地氣,也開始革自己的命。

只是,這種代價也隨之而來。京東的自營+POP商家模式之下,毛利收入自然也分成兩種模式。自營模式毛利主要來源于商品進銷差價;POP商家毛利則主要依靠商家為京東交納廣告、租金、傭金等方面的費用。放寬POP商家的進入門檻和機會,意味著毛利的下降。

但伴隨消費降級的浪潮,自營的高價不符合消費者的偏好,只有開放更多低價的POP商家才能吸引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在電商市場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的今天,比拼性價比成為各大玩家的共識。對于京東來說,前有拼多多的逆勢崛起,后有抖快等內容平臺的奮力追趕,增長就像懸在京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場關于低價的仗必須打。

618大促效果不顯著,但方向不會變

今年618之前,京東的動作不斷。劉強東怒批高管、新CEO許冉接替徐雷、各部門從上至下整改,京東上上下下都感受到了緊迫感。

這是京東低價戰(zhàn)略下的第一個大促。能否在618打出第一槍,對于京東至關重要。

圍繞低價,京東的決心可見一斑。京東不僅將“百億補貼”入口長期置于京東首頁,還在618開戰(zhàn)前喊話,“今年的京東618是全行業(yè)投入力度最大、補貼力度遠超以往的一次618”。

在價格設置上,今年京東618補貼力度遠超以往,在全場商品價格直降的基礎之上,還有“滿200-30元”的額外補貼券。此外,京東還推出了“買貴雙倍賠”。數據顯示,今年京東618期間,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品數量是3月的10倍以上,“一鍵價保”被點擊了超過6.6億次。

此外,京東還在大手筆招攬主播,邀請羅永浩在618期間進行首播。大促期間,京東自掏腰包補貼127萬,幫助羅永浩賣出了一套杭州傲旋城的精裝修公寓,該公寓原價332.1萬元,最終以6.18折的折扣售出。

但透過這些表面功夫,京東真的做到全網最低價了嗎?

以京東的看家品類3C電子為例,這種承擔銷量重任的品類往往是大促補貼的重點。在京東百億補貼之下,iPhone 14最低價為6399。但對比其他平臺,淘寶到手價為4888元,拼多多則低至4699元。

在頭部品牌享受到超低折扣同時,中小商家的感知力并不強。據一名食品商家向澎湃新聞透露,“有了百億補貼后,銷售大約增長了10%-15%,但提升空間并不大。”

這意味著,京東想要做低價,并吸引商家,很難。

最終的結果是,這場“史上最卷618”,經過了多天激戰(zhàn)后,各大平臺默契地不再公布GMV。作為去年618中唯一公布銷售額的京東,今年也只是簡單表示,2023年京東618增速超預期,再創(chuàng)新紀錄,大量的品牌商家獲得亮眼增長。

避而不談的背后,這場618頗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意味。從整體數據上看,今年618全網銷售額達7989億元,雖然創(chuàng)下新高,但增速降至近3年最低。

這點很好理解。過去低價是大促節(jié)點的專屬,如今隨著行業(yè)流量觸及天花板,低價變得越來越常態(tài)化。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消費者對大促已經沒有以往那么興奮,消費也隨之欲望降低。

對于京東來說,今年618低價促增長的效果不明顯,市場并不驚訝。

這距離京東重回低價僅僅過去了三個月,低價拉動增長的效果甚微。其中,無論是消費者的消費心智,還是商家的參與熱情,都需要京東花時間去長期培養(yǎng),三個月顯然不太夠。

更重要的是,低價成為行業(yè)玩家整體的共識,京東的價格戰(zhàn)越來越難打也是必然趨勢。這個618,除了京東喊出史上最大力度外,阿里、拼多多都在圍繞低價做文章。

淘寶表示,618 百億補貼發(fā)起 “ 擊穿底價 ”行動,主力商品開啟 “買貴必賠 ” 申請通道;拼多多喊出“天天都是 618”的口號,今年以家電超級加補開場,重押 3C 數碼;新玩家小紅書也打出 “活動期間價格全網最低”……

目前來看,京東低價策略何時能起效,尚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京東做低價的轉向絕對堅定。

“低價” 對京東來說并不是一個新詞。“多快好省”是京東最初的slogan,并在與當當網、蘇寧的價格戰(zhàn)中順利突圍,用低價搶到了市場。如今,同樣打價格戰(zhàn)京東的對手變了,他面臨著阿里、拼多多、抖音等各大平臺的夾擊,競爭也變得復雜。

伴隨618電商行業(yè)年中大考的落幕,各大平臺也將進入新一輪的比拼中,低價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命題。想要再次通過低價搶到市場,京東勢必要卷入一個更加水深火熱的市場。

還要復制三個京東,壓力不小

站在20周年的節(jié)點上,重拾低價的京東有了新的目標。

未來二十年,京東要有3家收入過萬億人民幣、凈利潤過700億的公司,5家世界五百強公司,以及7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億的上市公司;繳納1000億稅收;提供超100萬就業(yè)崗位。

這個被稱作“35711”的夢想,是自京東喊出低價口號后,設立的第一個長期目標。

早在2020年11月,劉強東在內部信中曾經提出,要實現‘35711’夢想。如今被再次提起,也代表著許冉接力CEO后,要將劉強東的意志延續(xù)下去。

作為舵手,壓在許冉肩上的擔子并不輕。千億市值、萬億營收、百億凈利潤、百億納稅,每一個關鍵詞都是對京東的考驗。綜合各項指標來看,京東要在未來20年內,再復制至少3個自己現在體量的企業(yè)。

細分來看,想要實現“35711”中的任何一個數字都不容易。

“35711”中,排在首位的“3”是指未來20年打造出3家營收超萬億、凈利潤過700億的公司。目前來看,即便是主營業(yè)務京東集團,也剛剛在2022年實現營收萬億,且同期凈利潤僅為104意愿,與700億元存在很大差距。從時間上看,京東集團達到這個目標用了19年。

除了京東集團外,京東旗下符合上述夢想的企業(yè)寥寥無幾。2022年,京東旗下營收過千億的只有1家(京東物流);過百億的有4家(京東健康、京東工業(yè)、德邦股份、京東科技);2家(京東產發(fā)、達達)的年營收都在百億以下。

再來看“7”,意味著七家從0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億元的上市公司。

從上市數量來看,目前京東系下共有京東集團、京東健康、京東物流、達達股份和德邦股份5家上市公司,加上已在港股提交IPO申請的京東產發(fā)和京東工業(yè),京東系上市公司即將達7家。

但在市值上,每家公司的市值不低于1000億元,挑戰(zhàn)不小。目前京東旗下只有京東集團、京東健康市值超千億元。

如何實現“35711”夢想?京東給出了三大關鍵詞:下沉市場、技術服務、國際業(yè)務。未來20年,京東要依靠這三大路徑完成目標。

在許冉的介紹中可以發(fā)現,支撐這三大路徑的本質是供應鏈。比如下沉市場聚焦的極致低價需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供應鏈;技術服務上,京東在加快供應鏈數智技術在各產業(yè)相關場景的應用落地;國際業(yè)務上,京東也將以建設海外供應鏈為重點。

毫無疑問,京東想要實現未來20年的夢想,核心在于供應鏈。這是京東過去20年的護城河,也是京東未來20年的關鍵。

這在證明,京東物流再次被委以重任。而這是個需要巨大投入的生意,從2007年在內部孵化再到2021年獨立上市,京東經歷了15年,耗費千億元,才形成了這一競爭力。

圖源JDL京東物流官方微博

換句話說,新目標之下,京東對京東物流等供應鏈的投入注定只增不減。只是,市場的質疑在于,一邊想堅持低價策略,一邊又要加大投入,京東的百萬凈利潤似乎是個偽命題。

反應到資本市場,資本市場也還沒有為京東的低價戰(zhàn)略買單。從股價上看,2022年11月18日劉強東宣布回歸前,京東股價為215港元/股,截至發(fā)稿,京東股價為142.6港元/股,跌去34%。同期,京東的市值從6825.58億港元,跌到4471.48億港元,跌去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想要挽回的低價心智,正是拼多多崛起的關鍵,市場很難不拿這兩個電商巨頭進行對比。從美股市場表現來看,截至發(fā)稿,京東總市值為575.89億美元,拼多多總市值為968.41億美元,相差近400億美元。

數據直接地證明了,資本市場目前還對京東靠低價謀增長的手段保持懷疑。

這樣的懷疑不無道理。從京東的最新業(yè)績來看,京東也充滿挑戰(zhàn)。今年一季度,京東收入為2430億元,同比增加1.4%,去年同期增速為18%;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76億元,去年同期為40億元。

而整個2022年,京東全實現營收10462億元,同比增長9.9%;GMV為34820億元,同比增長5.6%;而此前4年,這兩項指標均保持25%的高速增長。

可以看到,盡管京東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陷入增長瓶頸是事實。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同行,京東對于增長的渴求更加強烈。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去年3月至今年1月期間,淘寶的月活均在7.8億以上,占據第一;緊隨淘寶的,是月活7.2億-7.8億的拼多多;而京東的月活一直在3億-4億之間徘徊。

本質上,無論是重拾低價心智,還是實現“35711”夢想,甚至是再造3個京東,都是基于京東對增長的迫切需求。想要實現這些,京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僅需要京東及時調整大船方向,還需要一個能把握方向的舵手。

過去20年,在京東的不同時期,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多次放權與收權,總是在關鍵時刻回歸京東一線。盡管二把手如流水,但劉強東從來沒離開,一直掌管著京東。

未來20年,京東還將根據劉強東的意志進行改變,劉強東曾經帶京東打過價格戰(zhàn),并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如今的價格戰(zhàn),比以往的價格戰(zhàn)更難打,需要劉強東有更堅決的決心和兇猛的姿態(tài)。互聯網下半場的較量,京東著急了,資本市場也急于看到它的答卷,京東必須再次證明自己。

(本文頭圖來源于京東官方微博。)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慧瑩 

本文來源連線Insight,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8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標簽: 京東 劉強東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中國產業(yè)咨詢領導者,專業(yè)提供產業(yè)規(guī)劃、產業(yè)申報、產業(yè)升級轉型、產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作者 連線Insight
科技自媒體
292151
關注
664
文章
7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yè)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研究員周關注榜

企查貓(企業(yè)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