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人民大學網紅研究報告:“算法造神”是誤讀

分享到:
20 趨勢速遞 ? 2024-12-20 18:54:18  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E12384G0

本文轉載自光明網,作者:李記

近年來,社交媒體平臺見證了不少網紅的走紅。這些原本默默無聞的普通人迅速走紅,互聯(lián)網上也誕生了所謂“平臺或算法造神”的說法,即認為網絡平臺可以利用算法輕易決定某個人是否走紅。這些網紅走紅的真實原因是什么?算法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12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發(fā)布《廓清平臺算法想象:網紅成長軌跡與驅動要素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通過系統(tǒng)梳理相關案例和數據,揭示了影響網紅成長的多維因素,包括內容的精良、社會情緒的共鳴、主流媒體的報道、社交媒體的熱搜以及政府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支持等。

報告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李彪教授指出,在網紅產業(yè)中,優(yōu)質內容和創(chuàng)新表達始終是核心競爭力。多數網紅并不是一夜成名,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積累和打磨,才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這一過程中,算法作為信息匹配工具,能夠提升內容的可見度,但它并不具備決定性的力量,更無法隨意捧紅一個人。

人民大學網紅研究報告:“算法造神”是誤讀

圖注:《廓清平臺算法想象:網紅成長軌跡與驅動要素分析報告》

多因素影響網紅走紅,媒體報道、熱搜是“出圈”關鍵

經過梳理典型網紅的粉絲上漲時間點,報告發(fā)現,大部分網紅都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粉絲緩慢積累的階段,而在某一時間點后開始呈現出爆發(fā)增長的態(tài)勢。還有部分網紅走紅是因為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爆款內容。在61位網紅案例中,42個受到過主流媒體報道,占約69%。這顯示了主流媒體對網紅影響力擴展的重要作用。

同時,上熱搜也是網紅實現粉絲增長和破圈傳播的關鍵力量。報告顯示,在61個網紅中,42個上過微博熱搜,與主流媒體報道數據幾乎一致。其中,登上熱搜超過100次的網紅占比31.1%,最高熱搜數可達1935次。報告對網紅漲粉數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是否上熱搜能夠顯著影響網紅的30天內漲粉情況,即上熱搜能夠助推漲粉并實現破圈傳播。與此同時,一些單月漲粉超過500萬的創(chuàng)作者由于沒上過熱搜,缺乏主流媒體報道,則未能觸及更廣泛的圈層,為大眾所熟知。

報告指出,政府扶持與文旅需要在部分網紅走紅過程中發(fā)揮導向作用。近年來,各地愈發(fā)注重培養(yǎng)本土網紅,促進文旅經濟發(fā)展。報告認為,地方與網紅的合作,不僅提升了網紅的知名度,也為網紅成長提供了長期支撐。有些網紅甚至已經成為一個地區(qū)的文化名片。

除此以外,報告還分析了內容質量、算法推薦、社會情緒、粉絲互動、MCN機構支持等影響網紅成長的要素。其中,算法推薦在網紅走紅中起到重要的匹配作用,但并非決定性因素。

“算法全知全能”是誤讀,平臺沒有能力和意愿“造神”

隨著越來越多網紅走紅,尤其是素人網紅因某一爆款內容或契機,迎來“潑天的流量”,出現了一種觀點,認為“網紅是算法造出來的,或是平臺選出來的”。報告認為,算法固然能夠提升優(yōu)質內容的可見性,但它并不具備決定性的力量。上述說法反映公眾對算法的一種直觀但片面的理解。

人民大學網紅研究報告:“算法造神”是誤讀

圖注:報告分析網紅成長驅動要素

報告指出,平臺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造神”。一方面,由于創(chuàng)作者數量龐大,平臺不會冒流量反噬的風險,與某一網紅深度綁定。另一方面,網紅的成功主要取決于用戶和市場的偏好,需要熱點事件、社會情緒、粉絲基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從商業(yè)理性的角度來看,平臺和網紅應保持適當的獨立性,以優(yōu)化競爭環(huán)境,規(guī)避失格風險,促成不同類型網紅多樣化發(fā)展的局面。

為什么人們會對算法存在偏見?報告分析,由于推薦算法的復雜性,理解門檻比較高,用戶可能會誤解算法的工作原理,將推薦機制視為“讀心術”和信息竊取,甚至認為算法時刻監(jiān)控自己,最終制造出社會與個人被算法所困的幻象。事實上,算法不具有決定性作用,而是個體行為的反映,是用戶偏好的鏡子。

如何理性看待算法?報告解釋,算法的價值在于促進信息高效分發(fā)。“算法全知全能”是一種誤解,忽視了平臺用戶和創(chuàng)作者互動的復雜性。算法推薦的目的是通過個性化推薦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平臺無法將全部流量集中到某個創(chuàng)作者,無法隨意地將其打造成“神”。即使某人因一條視頻走紅,如果缺乏持久創(chuàng)作能力,僅靠平臺扶持難以長期獲得關注,流量也會隨之下降。

本次報告旨在通過系統(tǒng)梳理相關案例和數據,深入探討網紅成長的內在邏輯及其背后的驅動要素,澄清公眾對平臺算法“造神”能力的想象與誤解。報告鼓勵平臺完善激勵機制,為優(yōu)質內容和創(chuàng)作者提供更多支持;網紅則需要理解平臺規(guī)則和用戶喜好,以此調整創(chuàng)作策略,生產出“叫好又叫座”的高質量內容,與平臺共同成長。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lián)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lián)系前瞻產業(yè)研究院,聯(lián)系電話:400-068-7188。

p2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標簽: 網紅 報告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中國產業(yè)咨詢領導者,專業(yè)提供產業(yè)規(guī)劃、產業(yè)申報、產業(yè)升級轉型、產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作者 趨勢速遞
分析師
34589
關注
2301
文章
21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yè)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研究員周關注榜

企查貓(企業(yè)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