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根據(jù)中國糧食安全白皮書公布數(shù)據(jù),中國人口占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占世界的1/4。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xiàn)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并且"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這既是中國人民自己發(fā)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是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貢獻。(一)糧食產量穩(wěn)步增長——人均占有量穩(wěn)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目前,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長了14%,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209公斤增長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單產顯著提高。2010年平均每公頃糧食產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達到5621公斤,比1996年的4483公斤增加了1138公斤,增長25%以上。2017年稻谷、小麥、玉米的每公頃產量分別為6916.9公斤、5481.2公斤、6110.3公斤,較1996年分別增長11.3%、46.8%、17.4%,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別高50.1%、55.2%、6.2%。
——總產量連上新臺階。2010年突破5.5億噸,2012年超過6億噸,2015年達到6.6億噸,連續(xù)4年穩(wěn)定在6.5億噸以上水平。2018年產量近6.6億噸,比1996年的5億噸增產30%以上,比1978年的3億噸增產116%,是1949年1.1億噸的近6倍。糧食產量波動幅度基本穩(wěn)定在合理區(qū)間,除少數(shù)年份外,一般保持在±6%的范圍之內。
(二)谷物供應基本自給——實現(xiàn)谷物基本自給。2018年,谷物產量6.1億噸,占糧食總產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5億噸增加1.6億噸。目前,我國谷物自給率超過95%,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確??诩Z絕對安全。近幾年,稻谷和小麥產需有余,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01年至2018年年均進口的糧食總量中,大豆占比為75.4%,稻谷和小麥兩大口糧品種合計占比不足6%。(三)糧食儲備能力顯著增強——倉儲現(xiàn)代化水平明顯提高。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食用油罐總罐容2800萬噸,比1996年增長7倍。規(guī)劃建設了一批現(xiàn)代化新糧倉,維修改造了一批老糧庫,倉容規(guī)模進一步增加,設施功能不斷完善,安全儲糧能力持續(xù)增強,總體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物流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國糧食物流總量達到4.8億噸,其中跨省物流量2.3億噸。糧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鐵路、水路多式聯(lián)運格局基本形成,原糧散糧運輸、成品糧集裝化運輸比重大幅提高,糧食物流效率穩(wěn)步提升。 圖4:有效倉容總量及食用油罐總罐容增長情況 新華社發(fā) ——糧食儲備和應急體系逐步健全。政府糧食儲備數(shù)量充足,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在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qū),建立了10-15天的應急成品糧儲備。應急儲備、加工和配送體系基本形成,應急供應網(wǎng)點遍布城鄉(xiāng)街道社區(qū),在應對地震、雨雪冰凍、臺風等重大自然災害和公共突發(fā)事件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糧食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的同時,糧食安全也存在一些問題,也是農業(yè)發(fā)展接下來要面臨和改善的問題。二、糧食安全問題都有哪些?1.種糧效益長期偏低除了農民種糧的實際收益偏低外,農資價格上漲、人工費用的增加都進一步的造成種糧成本的增加,種糧的效益也就更低。2.糧食缺口大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糧食工序區(qū)域的性和結構性的矛盾比較突出,總體上的糧食供應也是偏緊的。3.水土資源的約束增強我國目前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而耕地僅為40%。其中耕地的質量偏差,水土流失、退化、沙化等情況嚴重。4.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部分地區(qū)小型水利灌溉設施落后,部分地區(qū)設施老化,幾倍胚胎差,防災減災能力薄弱,對糧食的穩(wěn)定生產都有一定威脅。5.農業(yè)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相比于歐美發(fā)達國家的農業(yè)科技,我國的農業(yè)科技仍存在問題,所能給糧食生產帶來的支撐也是遠不夠的。
感謝您的提問,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https://img1.qianzhan.com/2017/images/jjxrApp.jpg)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yè)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yè)的人